端粒变短,会让人提早罹病
我们身上的每一条血管,从大血管到小血管,血管内层都有一层内皮。如果你希望你的心血管系统保持健康,血管内皮细胞就得经常更新,不让免疫细胞从缺口进入动脉血管壁之中。
有些人因为白血球细胞中的端粒太短,比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。(通常,血球细胞的端粒若过短,其他组织如血管内皮细胞的端粒也会很短。)因遗传变异而端粒变得较短的人,也比较容易有心血管疾病问题。
端粒变短,会让人提早罹病。端粒变短,会导致细胞老化。如果幸运,我们得以及早淘汰这样的老化细胞,但老化细胞也可能一直存在组织当中。人类衰老的原因有很多,常见的一个因素就是端粒遭到破坏。老化细胞累积数十年、多到一定的数量,就会成为病变组织的基础。发炎会使端粒变短、细胞老化;而细胞老化也会反过来,激发更多的发炎反应。
如果在所有人口中,你血球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不及其他三分之二的人,那你未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将会高出40%。为什么?尽管我们还未能完全了解所有的罹病路径,但可以确知血管细胞的老化是其中一个因素:短端粒使细胞早衰,血管内皮细胞就无法更新,血管内衬就会变得脆弱、粗糙,因此容易发生病变。研究人员发现,已生成斑块的血管组织,细胞端粒也变得很短。
此外,血球细胞的端粒太短也会引发发炎反应,为心血管疾病铺路。发炎细胞会黏附在动脉侧边,捕捉胆固醇,形成斑块,或使原有的斑块容易脱落。如果斑块脱落,血栓就会在斑块上形成,造成动脉阻塞。如果阻塞的动脉是冠状动脉,就会截断心脏血流的供应,造成心肌梗塞。